高考部学子成长蜕变

高考部学子成长蜕变

厚德学子/王梓涵:从厚德书院到北京大,独家学习秘籍分享
王梓涵11

        高中三年,我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很会学习的人,相对来说,我算是学得比较快乐。能考入心仪的高校,选择喜爱的专业,未来可以在社会上尽自己的一份力,对我来说,足矣。

在此,我分享一些学习心得希望能帮助正在努力的你

01  编 织
让各学科的知识点互通

 

学习如织网

在已有的网上放置新的节点

并将其与旧的节点链接

      很多人把学习比作爬楼梯,仿佛只有学完一个知识点才能学另一个。但我更愿意将学习比作织网,学习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网上的一个节点,学习就是在已有的网上放置新的节点并将其与旧的节点链接的过程。一开始相互链接的是同一个学科的知识,随后你会发现理科或者文科内部的知识点是互通的,甚至所有学科都有可以相互链接的地方。随着这张网的完善,你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建立知识网,自学能力是不可少的

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我认为自学能力是需要不断磨练的长技。在课堂上,老师无法将知识讲得面面俱到,这个时候就需要你自己钻研。尤其是高一高二,趁着时间充足,可以不定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学习。我的自学方法很简单,就是像老师一样去备课,当一个知识点能给父母讲明白,就说明你已经掌握好了。

02  规 划
让时间安排更适合自己

 

把每天的学习任务列出来

让时间规划更灵活

       我周围很多同学喜欢列时间规划表,我有时候也会列一张表,但我发现这样做效率并不高:因为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学习的具体时长往往有很大的波动,并不能按照规划表逐一完成。

因此,在学习规划上,我采用任务主导的方法。我会把每天的学习任务列出来:要写几道题、整理哪些科目的笔记等。至于这些任务是慢慢完成,还是在最后期限前赶出来都取决于当天的安排。这样的好处在于随时可调整,如果某一天比较忙,可以适当缩减任务量;反之,如果时间比较充裕,就给作业来个“超级加倍”。

让任务主导规划,切记不要盲目刷题

      其实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如果不能了解题目的根本逻辑,即使海量刷题也不会明白其中的知识点。要意识到,写作业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不能为了完成作业而写作业。写作业的重点在于反馈,比如找出错题的原因、尝试用多个方法解答同一道题、分析题目背后的知识点……准备一本错题集,整理出易错的知识点和题目,方便归纳总结。

03 信 心
困难就是我进它退

 

“克服恐惧最好的办法就是微笑面对它”

       要“解决”一个薄弱学科,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对自己有信心。正所谓“克服恐惧最好的办法就是微笑面对它。”当你面对一道半张纸长的物理大题,或者一段很深奥的作文导语,不要怕,要有勇于与其“斗争”的信念。我之前的数学成绩并不理想,面对大题也无从下笔,但后来发现其实是心态的问题,只要我不先入为主认为我做不出来,坚持写下去就会找到思路。

04热 爱
进步源于学习的乐趣

 

若能乐在其中

再艰难的事情也能一直坚持

      学习本身并不轻松,需要乐观的学习态度,让自己乐在其中。我觉得解出一道难题、写出一篇自己满意的文章、充分掌握一个以前不懂的知识本身就是相当快乐的事情。当然,若不能从学习中感到愉悦,不妨尝试将自己的爱好和学习融合。比如,我喜欢化学,也喜欢动手制作一些小东西,我就利用沉淀溶解原理制作了一个天气瓶,这就是将爱好与学习融合,在快乐中学习与成长。其实,一件事情是否艰难是主观判断的,若能乐在其中,再艰难的事情也能一直坚持。

 

王梓涵家长说

       坦诚地讲,作为父母我们并没有太多参与孩子知识性的学习,我们能做的就是给孩子正确的引导,激发他内在的主观能动性。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有自己的偶像,这是他模仿的对象,也是他想成为的人,更是他前进的动力。我们平时的交流会给他潜移默化地引导,让孩子内心逐步建立符合社会主流的价值观,这一点极其重要。每个孩子内心都有一个小宇宙,有方向,也就有动力,他们自己就会迸发出无穷的力量。

不论什么样的学习方法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当然

有机会不妨多尝试

也许会发现不一样的精彩

厚德学子/邓智程:从厚德书院到浙江大学,他是如何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
                                                  邓智程
                                    厚德书院2020届高考毕业生
                                           2020年高考667分
                                       龙华区理科高考第一名
                                           现就读于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C9盟校、双一流、985、211
浙江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也是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

邓同学实拍浙大一角

步入大学 融入新的环境
有了新的老师、新的同学
但依旧记得、感念前一站的同行人
不管在哪
不管最终走得有多远有多高
都不忘回首走过的路

      中考没达到预期分数;高一时,化学不及格,物理考过二三十分;高二第一次分班考试成绩年级排第9,高二在一次月考中班级第一之后,一直保持年级前三名的成绩……

      中考成绩423分;高三深一模654分,在全深圳市排名第140名;高三深二模644分,在全深圳市排名第121名。

      当初高三深一模成绩出来时,邓智程谈到:对深一模这个成绩还是很满意的,但是还不够,希望在高考前的一段时间里再努力一下,让分数再提升一些,高考目标是660分,考入梦校浙江大学,读计算机专业。    

是的,你做到了!

高考成绩超出目标分7分
现在正坐在浙江大学理科试验班里

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不是空谈
需要方法、需要信念、需要引路人
理想才能照进现实

学习心态:匀速即急速

从高中三年来看,高三下学期时是最好的状态,学习动力十足。

我高一的时候,有段时间,化学不及格,物理考过二三十分,状态特别不好,心态有点小崩。调整好状态之后,把之前的东西都抛掉,不急不躁,静下来学,高二开始又重新分班,有个入学考试,我的考试成绩排名第九,这次考试给了我一些信心,在高二之后,又发现化学、物理这些课并不是学不懂,只是自己之前一直没有认真学,高二的知识学明白后,再回过来补高一的知识点,在老师的帮助下,晚上又有老师辅导,成绩和状态都有很大提升。

高二有一次月考,我的成绩竟然猝不及防地在班级里排第一,年级里排第二,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当时,心里告诉自己,我是可以的,我一定可以的!

在厚德,我们班的学习氛围也很浓厚,大家都知道,在玩的时候就很嗨,该学习的时候大家就都很安静地学习。

疫情期间在家时我也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早上起床首先会先玩会游戏,上完网课、写完作业再玩会,晚上睡觉前也会再打把游戏。但回到学校后,除了学习就是学习,就是一直学习。

老师面对面教学,效果肯定是会更好些,老师一个真实的人站在那里讲课,让人感觉更有权威感,更真实,让人更听得进去。但我觉得我们学校在疫情期间开展的网课是做得非常好的,我们学校的高三网课是深圳市最早开展的,并且我们学校有自己的软件上网课,老师们在大年初一就开始准备网课了,老师们上网课的准备工作非常充分,他们和平时在班上上课一样认真,出现一些问题时也处理的很及时。

我觉得厚德的老师都特别优秀。

我们的语文老师黄长泉老师,他讲课看起来很平常,但实际上你认真听仔细听真的能学到很多东西,一篇文言文感觉他能讲出一朵花来,会拓展很多的内容,他也总能挑出出题人的毛病,包括会给我们讲解出题人的想法,以及出题人也拿不准的问题;我上我们数学老师黄红亮老师的课,就感觉时间过的特别快,不会出现无聊的感觉,以前上初中的时候,就觉得一节课好漫长,但在黄红亮老师的课堂,就感觉一堂课一会就结束了,因为每时每刻都在吸取知识点,都有新发现,效率特别高……

成绩提升不仅需要专业的老师,也需要自己平和的学习心态。

学习心态非常非常重要,心态一定一定要调整好。不管考试成绩排名靠前的同学情况怎么样,我始终保持自己的学习状态,按着自己的节奏,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地向前,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每天进步一点,“匀速即急速”,持之以恒,不要想着一夜“暴富”,要一点点积累起来,不管别人什么情况,保证自己每天进步一点。

关于人生选择

我的座右铭是: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

中考前,很多老师都认为我的成绩能上深实验,但看到中考成绩时,我整个人在那里呆坐了半分钟,心拔凉拔凉的,可以说中考是失常发挥了,但我心态可以说是很快调整过来了,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

如果中考成绩差了,完全没有影响,上不上四大、八大真的没什么影响,因为还有一次高考的机会。

三年前,我半信半疑选择了新办高中厚德书院,当初觉得这个学校办学理念特别吸引我,然后来了发现也确实是很不错,所以,一旦做出决定,就不要后悔,坚定自己的选择。

 

我高三深一模的成绩如果是在八大中的一所高中,排名也是靠前的,但如果我真的在八大中学习的话,在那种很大竞争力的环境下,我还真不敢确定,我能不能有现在这个成绩。

在厚德,我们一个年级的所有人都互相认识,这在全国都很少见的,因为我们在高一的时候,就实行走班制,每堂课都换个氛围,感觉思维都会更开阔些,厚德的老师也都特别优秀,而且都很敬业,能够感受到老师的全方位关注。

最后,我要感谢一下我的父母,我妈说:“你以后不管做什么,只要你不犯法,我们都支持你,你高考考哪个学校不重要,即使自己不喜欢,但是你自己选择的路,哭着也要把这条路走完。”父母不会给我很大压力,这样能够让我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一步一步完成自己想做的事。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邓智程

厚德学子|刘李浚:从厚德到浙大,向着更远大的理想出发
浙江大学C9盟校、双一流、985、211

浙江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也是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                                 

中考因投档问题,刘李浚同学无法录取公办高中,经过同学家长的介绍入读了厚德书院。在厚德书院的三年学习生涯里,他历经高一网课、高二选科、高三封闭在校学习后,依旧以良好的心态、稳定状态迎接高考,最终收获佳绩,步入中国顶尖学府——浙江大学。

 

三年的高中生涯 

刘李浚同学在厚德书院

收获了友谊 实现了目标

带着父母的期盼与老师的祝福

朝着远大理想,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高中的起始

当初中考的时候发挥的不错,考了432分。当时,按理来说是可以被录到四大的,但由于社保问题,我没办法正常投档,也就是说如果不想想其他入学途径的话,我就没书读了。认识到这点后,正如一句歌词所写“一个巨浪让我心里凉的透透的”。

庆幸的是,初中同学的家长介绍我来厚德书院就读。参观完校园后,我被崭新的校园设施所吸引,再加上有学费减免,我便下定决心要在这里好好努力,既是为了回报厚德,也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

▎在厚德的三年

很荣幸,我在入学考试中考取了年级第一名。说实话,这出乎我的意料,很多同学和老师也因此认识了我,为以后我的人际关系打下了一个不错的基础。当然,我也收获了如压力般沉重的期待。

高一的时候学习相对没那么紧张,是一个熟悉校园环境的过程。遗憾的是,在下学期时疫情突袭,学校反应很迅速,率先开展了网课教学,在网课期间,我要求自己要像线下课一样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在学习之余适当放松自己,就这样顺利度过了将近一学期的网课。

到了高二,学习逐渐变得紧张,各种各样的压力接踵而至。有人开始考虑要向哪所大学冲刺,甚至有人在选完科后斟酌自己将来的职业。但我认为,只要按照自己的步调慢慢来,专心做好眼前的事就足够了,到时候这些东西肯定会有着落的,毕竟船到桥头自然直嘛。
进入高三,写不完的试卷和考不完的试都在意料之内,但要命的是,由于疫情严重,学校不得不采取封校措施,这让本就紧张的高三又蒙上了一层阴霾。为了缓解同学和老师的压力,学校在休息日时把图书馆改成了KTV,我看到很多同学都通过唱歌来放松自己,但我兴趣不大,就没有参与其中。在学习之余,我有时会找同学打球,有时也会到健身房锻炼身体,通过打沙包来发泄压力。就这样,在封校四十多天后,大家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我想,这应该就是我们在高考时临危不惧的原因吧。
校运会

值得一提的是,我在高三期间有一次考试的总分竟然没有达到六百分,对我来说这是考得最差的一次,周围许多人都担心我会“emo”,虽然我心里的确有一点沮丧,但更多的是高兴,为何而高兴呢?因为这次失败暴露了我许多问题,让我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不足,借此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应试能力。从那以后,就连高三最难的“最后一卷”我也过了六百大关。因此,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的是,要正确看待每次考试,不要太过注重成绩而因此慌了阵脚,平常的考试都是拿来查缺补漏锻炼自己临场发挥能力的,只要做好高考这一锤子买卖,你就成功了。

感谢

今年高考我发挥的不错,这都多亏了我的任教老师与陪我玩、陪我唠嗑的同学们。当然,还有我父母在背后的支持,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都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如果当初我进入了四大就读,不一定能遇到这么好的老师和同学,也就不一定能发挥的这么好,所以在这里我再一次向我身边所有帮过我的人表示衷心感谢!

厚德学子 | 张冉:从厚德到西安交大。高考体制下的学生也需两耳闻窗外事

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九校联盟之一,“211工程”首批7所高校之一,“985工程”首批9所高校之一,“珠峰计划”首批11所高校之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第一次接触厚德书院是在邦德的家长会上,那是我人生为数不多的转折点。厚德书院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深深地吸引了我。经过一番慎重的考虑和多方面的讨论,我和爸妈决定——选择厚德书院。虽然这是一个全新的学校,但是我们相信它给得起学生一个美好的未来。三年的时间和现在的结果证明:我当初的选择是多么的正确。

三年前的那个夏天,选择厚德书院有点带着“赌一把”的感觉,经过在学校学习生活的三载春秋,我知道我赌赢了。

我是真的在这个宁静而不失自信的校园中成长了许多。

1、我曾以为,遇到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中的困难,都要自己去克服,不要依赖别人。

厚德实行导师制,我在面对问题时会适当地向老师寻求帮助,我意识到,老师可以提供更为理智的建议,也能使问题的解决变得更为便捷。

在高一,赵硕涵老师是我的导师,每当我遇到困难或有想不明白的问题时就会找她,她总是耐心地听我讲述并真诚地给予建议。

在这里,每个老师的每堂课都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老师亦会告诉我们人生的道理。比如高三时,我们的数学邵老师,总是在课堂上鼓励我们好好学习,同时也告诉我们不要惧怕高考考砸,高考只是人生必经的一次锤炼,并不是未来唯一的筹码,每次她的教诲都让我感慨良多,而且我高考前也因此拥有了良好的心态。还有其他老师,他们对我的帮助都很重要,我想感谢他们每一个人。

2、我曾以为,既然选择了高考就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高中三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两次探究式学习活动,第一次去了南印度进行社区服务和文化体验,我在那边认识了许多当地人,了解了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品尝了印度美食。在印度的十几天时间里,我们住在位于马杜赖的NPR大学,期间与当地学生交流并探访了附近的村庄。将中印两种文化放在一起对比,既是一种开拓眼界的体验,又让我感触很深。

第二次我去了柬埔寨,主要是去当地学校支教,在老师们的引导下,我和小组成员合力去教那些善良可爱的孩子们。学校位于辽阔的田野上,我们看孩子们快乐的玩耍,把知识传递给他们,这些体验让我获得了与儿童沟通的经验,也感受到了人生的价值。

我还参加了学校设置的拓展课,如在高一的编程学习课上,我学习了一些网页制作技术;在高二机器人学习课的最后一节课上,我和同学完成了我们的水下机器人作品;而在心理课上,我了解了有关大众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学的知识……

当今社会在人才选拔上已经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外面的世界远比书中的理想国要复杂、精彩得多,单纯的知识输入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我们学生应该注重个人能力的提升——不论是理论应用能力还是社会交际能力。

 

厚德书院是一个敢吃螃蟹的学校,学校高一高二的时候很强调个人综合素质建设,我们创办社团、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写论文、外出学习,这些让我们在个人提升上收获很大,虽然可能会占用一点”啃书本”的时间。但是学校做到了用高三一年的时间帮我们在高考体制下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也就是说,在厚德书院就读,一来开阔了眼界,二来成绩也好。

3、三年来,我收获满满。

我收获了一群认真负责、和蔼可亲的老师以及一群团结友爱、个性鲜明的同学。

在高考志愿填报期间,老师们用自己的经验耐心地向我提供建议并叮嘱了我上大学需要注意的东西,这些老师,是我一生的导师。

三年间,我们的同学相处融洽,一起参加了各种有趣的活动,一起度过了艰难的高三时期,其中有些同学与我结成了亲密的朋友,我们在最后的日子里互相鼓励,互相帮助。

收获了有用的技能

比如我们高一高二期间有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因此我学习了写论文的过程和技巧,知道了怎么找参考文献、怎么合理引用、什么是论文查重、论文答辩又要如何进行等,这些东西对我未来的大学学习有很大帮助。

高三这一年,学校更是为我们挑了一些资历深厚的老师和年轻有为的优秀教师,老师们都很负责,会开小班或一对一给我们补习。

我们语文组老师,在高考前最后一卷,压中了今年语文小说阅读的中心人物大禹。因此我在高考的时候看到鲁迅的那篇文章不至于一脸懵逼,而且因为提前明白了大禹的英雄形象以及他父亲变成熊这些东西,在看文章时格外顺畅,最后语文也帮我提了分。

高考前的最后一卷,我们老师没有按常理出牌,即选简单卷子提升考生信心,而是依旧出难题,这让我们适应了考场做难题的心理,2019也恰好是难题之年。

我收获了关怀,这份关怀来自学校。

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校园活动,给了我们自己创办社团、举行社团活动的平台;学校在我们高三期间,为我们设置了宽敞明亮的教室,最大程度地为高三冲刺的我们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学校在高三冲刺时,帮我们安排了减压活动,高考前为我们壮行,高考时更是全程保驾护航。

4、对大学生活的规划

大学虽然相对高中更自由,但面临的竞争压力也非常大,有很厉害的同学在身边催着你继续向前。

 

我想,在大学更应该好好规划学习生活,在紧凑而繁重的课程学习中我希望能争取挤出时间去探索自己的爱好。

我打算参加一至两个真正感兴趣的社团并用心投入,我打算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我打算利用暑期去合作高校交流学习或者争取到机会去企业实习……总之,大学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去做。大学时期是黄金的技能学习时期,是一个人从校园走向社会的预备站,更是展示自我的绝佳平台。